
台灣中小企業,如何用跨境電商模式佈局國際
你是不是創了一個品牌之後,就開始想,要怎麼開始在國內鋪通路;如果台灣市場反應真的不錯,該如何更進一步,把這個品牌賣到世界?又或者是…台灣市場太小已達飽和,我該如何將商品賣到海外以增長營收? 不止是你,我幾乎天天被問這個問題。所以,一定要好好地整理一次,在數位網路世代,到底台灣的中小企業、世界隱形的冠軍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模式,藉由網路行銷協助企業轉型,打造自己的品牌把商品賣到世界。
你是不是創了一個品牌之後,就開始想,要怎麼開始在國內鋪通路;如果台灣市場反應真的不錯,該如何更進一步,把這個品牌賣到世界?又或者是…台灣市場太小已達飽和,我該如何將商品賣到海外以增長營收? 不止是你,我幾乎天天被問這個問題。所以,一定要好好地整理一次,在數位網路世代,到底台灣的中小企業、世界隱形的冠軍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模式,藉由網路行銷協助企業轉型,打造自己的品牌把商品賣到世界。
亞馬遜推出B2B業務,Anker等跨境電商品牌走到海外線下大賣場,跨境電商從過去僅僅在平台上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的模式,開始往更多樣化的渠道發展。
新零售的崛起,為電子商務市場注入活水。網路購物盛行帶來了龐大的商機,品牌紛紛轉往線上佈局電商。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,顧客需求日益升級,當純電商再也無法應付之際,新零售出現了。
「美妝網站,主要市場在海外,網站內容採全中文。」 這樣的電商網站,乍聽之下,總覺得是衝突的完全不搭,細想之後,才瞭解其中深意,「我們希望讓海外的留學生把購物當作休閒。」bgo的網站操作公司,華電網路科技創辦人陳修德這麼說。
日經新聞 28 日報導,在日本零售業上,網路銷售存在感進一步攀高,在日本零售業市場連兩年縮小,Seven & i Holdings 等大型零售商半數營收陷入衰退的環境下,電子商務龍頭日本亞馬遜(Amazon Japan)靠著易於挑選商品以及迅速的配送服務等便利性,成功獲得消費者支持,2016 年度(2016 年 4 月~2017 年 3 月)營收大增 17.5% 至 1 兆 1,747 億日圓,首度衝破 1 兆日圓大關,且營收超越大型百貨公司 J.Front Retailing(2016 年度營收 1 兆 1,085 億日圓),躍居日本第 6 大零售商,也顯示日本電商搶奪實體店面零售商市佔率的趨勢鮮明。
自亞馬遜市值大漲之後,在廣告市場的潛力也讓其他巨擘介意不已。今年法國舉辦的坎城廣告節上,除了 Google、Facebook 兩大廣告業務的巨頭,亞馬遜理所當然以「全球未來數位廣告業務第三大巨頭」的身分與 WPP、Interpublic Group 等比肩。
剛剛過去的五月,是印尼電商「子彈齊飛」的一個月。一來,Shopee蝦皮拍賣的母公司Gerena,剛獲得一筆達新台幣165億元的投資,並宣布改名為Sea,要全力輔助蝦皮拍賣衝刺印尼市場。二來,據彭博報導,中國京東有意入股印尼電商Tokopedia,投資金額將達數億美元之譜。不管是來自新加坡的蝦皮拍賣或印尼本土電商Tokopedia,目標都是挑戰Lazada。
德國市場研究公司yStats公佈了一份2017年東南亞B2C電商市場報告。據悉,此報告覆蓋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、新加坡、菲律賓以及越南。
經不再只是純電商時代了,現在做線上的也開始顧及線下布局,兩者都兼顧才是零售業的生存之道。
亞馬遜當前市佔率已達美國網路零售總額34%,電商巨頭仍舊持續成長,將在2021年時增長至美國零售總額的13%,傳統零售業或是其他電商競爭者,追趕上亞馬遜的困難度將大幅提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