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上線2個小程序,透露一統社交電商的野心
不過這不是重點。
事實上,當你跟隨 WeStore 全國開放的腳步,關注它的小程序和電商功能。你會發現,微信可能正在用 WeStore 去探索整個社交電商的新玩法。
而其中,除了「品牌精品店」的升級,還包括鮮被關注的兩個小程序悄然上線,它們是「好友優選」、「稍後購買」。
WeStore 一小步,微信電商一大步
細心觀察,所有的玄機都藏在了 WeStore 當中。
現在,微信搜索 WeStore 可以出現相對應的「品牌官方區」,包括三個部分:「品牌主頁」、「品牌精品店」、「官方公眾號」。
其中,品牌主頁是在 4 月 26 日新上線的功能,品牌精品店則進行了升級。如果對比此前版本的微信品牌官方區,可以發現,原有的「官方精品店」實際上被拆分為品牌主頁、品牌精品店兩個部分。
品牌主頁除了企業、商品信息展示之外,還提供了進入品牌精品店的兩個入口,分別是左上角的「進入精品店」和「新品發布」中的商品「購買」入口。而品牌精品店頂部 logo 位置以下,也有一個進入品牌主頁的入口。此外,再通過官方公眾號關聯精品店小程序,公眾號內容植入小程序,可實現公眾號跳轉小程序,以及 3 個版塊之間的自由跳轉。
當然,相比較微信對品牌官方區的架構梳理,品牌精品店小程序中潛藏的兩個新功能才暴露了微信的大企圖。
任意點開WeStore 中的一鍵商品,可以發現在右邊腰部的位置新添加了「為好友優選」的分享標誌,點擊進入可以填寫分享理由,再通過「發送給朋友」即可發送給群好友,好友即可點擊進入該小程序進行查看與購買。
與此同時,在WeStore 中點開任意商品,通過右下角的「購買」入口進入,用戶又被提供了兩種選擇,「立即購買」和「稍後購買」,而且稍後購買按鍵採用了灰黑色的背景設計,實際上是默認選擇,當選擇好商品規格後,該商品即被添加到小程序底部的「待購清單」,點擊進入,可查看所有等待提交購買的商品。
如果把好友優选和稍後購買,僅僅理解為是精品店小程序的內嵌功能,未免太簡單了。在與電商小程序深度關聯的同時,微信其實還專門為此開發了兩個小程序。
好友優選是微信提供的商品消息管理工具,用戶可通過該小程序查看所有群和好友分享的商品消息;而稍後購買是你在小程序裡所有加入購物車、添加到待購清單的商品,並未都會被集納在一個小程序裡。
換句話來說,這兩個小程序實際上是在所有小程序之上的,為微信內所有的電商提供集納功能的超級工具。
商品分發還是歸集,微信為何需要「超級工具」?
目前,支持好友優选和稍後購買小程序都還在試運行階段。採取邀請制,僅面向精品店商品開放。
它們甚至並沒有覆蓋到所有加入到品牌官方區的電商品牌。 WeStore 可能是唯一支持好友優選的小程序,而支持稍後購買的電商小程序也僅有 WeStore 、花笙記、路易威登等幾個而已。
而且,非常有意思的是,在好友優選小程序中,用戶可以清晰了解到這個商品的優選推薦好友是誰?以及被推薦了的次數、時間。用戶在稍後購買小程序中,可以直接進行商品的購買和結算,並不需要再次跳轉到具體的電商小程序中去。
作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,好友優選有點像淘寶的收藏夾,而稍後購買則非常貼近傳統電商的購物車。借助微信對於各大小程序的信息採集,好友優選、稍後購買變身成為了微信中的超級購物車與超級心願清單,它不僅可以幫助用戶更好進行商品集納,也為商家商品獲得了更好傳播和轉化效果。
如果用戶對這兩個小程序形成習慣與粘性,它還將是商品的二次分發平台,重新激發用戶購買。
一直以來,微信中的商品信息提煉與沈淀是難點。商品信息一旦不能及時處理,就會被淹沒、遺忘、散逸。特別是當小程序這種用完即走的方式不斷顯現之後,信息延時處理的可能性變得極低,而購買行為又是用戶難度最高的一種線上行為,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拼多多的模式得以在微信中大規模實現,因為用戶衝動消費往往發生在低價區間,這裡面用戶的決策週期短,體驗成本低。
所以,無論是品牌官方區還是好友優選、稍後購買小程序,都以品牌商品開展試驗。因為,高溢價商品的決策週期長,其中往往需要多種背書,比如思考時間、好友分享等等。
不過,微信推出這兩個小程序可能不只是為品牌商品所準備的,而是適用於所有商品,包括京東商城中的商品,之後都會被集納在裡面。
而作為一種超級工具,微信所賦予它們功能上的可能性,還不能完全抱以樂觀態度。因為,無論是好友優選還是稍後購買,它們都需要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,便於用戶找到,從而形成用戶認知。
雖然,用戶在每次獲得好友分享時,都會打開好友優選,在選擇稍後購買後商品都會進入到小程序,但小程序的形態仍然不便於用戶直接找到。亦即,微信提供給它們的只有活動位置,卻沒有固定位置,仍然很難讓它變成超級工具,變成類似淘寶的收藏夾與購物車。
微信的正規化運動
分享功能調整、升級朋友圈外鏈管理、公眾號返佣商品(cps)廣告內測、品牌精品店小程序推出、小程序搜索「功能直達」不斷優化,好友優选和稍後購買小程序上線· ·····
從自由生長的荒蠻故事,到不斷完善基礎能力,進入 2018 年,微信正在不斷加速它的正規化進程。特別是對流量的把控與支配,對混雜信息的清理、對離散信息的歸集,對私自交易的製度化約束等等。
微信正在建標準,它需要一個今日頭條似的廣告流量標準與分成體系;淘寶似的電商框架;百度似的搜索框架與投放規則。而微信的這些設想,又非常明顯地依賴於產品端的實現,而非商務銷售人員的協助支援。
所以,在一個覆蓋所有線上生活的平台之上,微信的基礎設施建設變得尤為關鍵,其中的核心難點也在於電商。因為微信電商的兩大場景和方式分別是社交與內容,它的流動性與豐富性相輔相成,電商又非常系統地調動著微信中的流量、用戶、內容、廣告以及供應鏈關係。
對於微信來說,電商的有些部分可以藉鑑淘寶,有些部分又截然不同於淘寶。
比如,商品展示與廣告投放端,微信對公眾號廣告位置的開放、廣告形式的豐富,以及廣告計費模式的不斷優化。
在搜索結果和排名端,對搜索結果和信息展示的補充,投放費用、規則的探索。
在商品歸集工具方面,好友優選、稍後購買小程序扮演著電商超級工具的角色。而這兩個小程序的出現,也稱得上是微信中的新事物了。因為微信中的商品大而龐雜,且無法全面整合,它們奔突於各大社群當中,存在於小程序和公眾號之內。所以,一切確定性的商品陳列方式,都不符合微信,包括「微選」現在的形態也出乎人們之前對它的猜測。
而微信適應微信電商的購物車方式,必然需要有活動性,也要與場景相和。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好友優選、稍後購買會以現有的形式存在。但這兩個小程序可以說只完成了它們一半的功能,如上文所言,在保證它們活動狀的同時,還必須擁有一種固定狀,這是作為超級工具、基礎設施的必須。
不過,微信方面可能並沒有此打算。除了微信體內的固定位置已經相當擁擠之外,也在於一種產品思維的延續。
目前,微信中的邊角料的工具已經開發得太多太多了,而這些產品的能力最終都沒有被兌現。表面上看,微信通過這些能力實現了九曲迴腸式的通路連接,但其實,核心通路卻並太不明朗。
當微信把修一條大路的時間用去修十條小路,再把運營十條小路的時間花做修另外十條小路,才是應該擔憂的事情。
關注「知曉程序」公眾號 ,在微信後台回复「微觀」,查看更多行業資訊觀點。